说课稿

时间:2024-04-20 08:00:10
【热门】说课稿模板汇编7篇

【热门】说课稿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选编在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收录的都是唐宋诗词,第三课选了六首唐宋诗,其中《书愤》是最后一首。学生在小学学过陆游的《示儿》,初中学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对陆游已经了解,本课前五首诗中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蜀相》、李商隐的《锦瑟》,学生对律诗的特点也已经了解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陆游的生平经历,学习陆游的爱国诗词,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理解陆游等南宋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诗歌鉴赏和默写也是高考中的一个大板块,所以再设计两个高考练习题。

古代诗词是古代诗人心灵的透视,生活的缩影,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的激情。可以说,每一个词都经过历练,每一句诗都经过生活的淘洗。即使平仄声调,也如珠落玉盘。因此,学习古诗词首先要学会吟诵,,在反复的吟诵中,感知诗词的声韵美,在吟诵中激起想象,体味诗人的丰富情感。

根据上面的考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为:

1、知识目标:(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 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的思想感情。(2)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2、能力目标: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3、情感目标: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

4、重点: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人蹉跎岁月、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

5、难点:典故的运用。

二、说教法

1、诵读法:作为高二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书愤》,应该说难度不大,而且诗歌篇幅短小,那么教学中怎么来教这一课?我采取了以诵读为抓手,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五读”的板块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是教法,也是指导学法; 既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又加强课堂容量,由诗人的一首诗到他的很多同一主题的诗,由这一个诗人作品到很多诗人的作品,以“爱国情”这样一个主题统率整个课堂和教学材料,由《书愤》说开去,提炼出“千秋英雄爱国情”的宏大主题。教师应对诵读有具体指导。

2、探究式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共同探讨,深入了解课文。(2)学生提出疑惑,教师点拨。

三、说学法:(1)学生在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诵读入手,大声朗读,带着感情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然后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在改写中了解诗歌的内容。做到当堂背诵默写。(2)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解答,多方面理解课文。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一 )导入新课:请两个学生分别背诵陆游的《示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让学生明确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二)介绍陆游的生平经历及南宋的历史背景(用投影打出)

(三)诵读

1、吟读:体会情味,入文入境阶段

方式: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吟读,听朗读录音,个别吟读,学生老师评点,齐吟。

教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吟读要求,然后进行细致的指导。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听朗读录音、教师点评,强化吟读的要求,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学生掌握吟读的要领。

2、译读 :理解内容,披文入情阶段

这个环节接通了古典诗与现代诗,不仅让学生入情,并且觉得有趣味有挑战性,可以玩味; 学生分组活动,全班交流,老师评价,突破难点。(学生改写完后用投影打出,供学生参考)

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豪气如山。

曾记得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能像孔明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背读 :积累语言阶段

为了便于找到背诵的规律,先思考讨论一个问题:这首诗被称为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请找出诗歌中陆游的情感经历。(板书内容要点、作者感情线索)

然后,自由背读,齐背。

4、说读:思考探究阶段

教师提问(1)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2) 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3) 本诗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具体说说。(对比、用典。)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解答。

5、联读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用投影打出)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 “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四)高考仿真练习

1、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此处隐藏7393个字……理论,以信息反馈为主线,将“交流互动”学习模式贯穿始终,努力做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研究,边思考,边提问,边交流,边创新,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认知理论中的格斯塔学派认为,教师要善于安排教材或提问,把关键性的东西放在较为突出的地位,但并不完全显露以便让学生经过努力自己掌握问题,而问题的难度还可加深。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

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理论依据

导入

新课 上课了,我自称是秦穆公,先简介相关历史、

地理知识,以及杞子密报袭郑的这一时代背

景。“我”说:“朕要向蹇叔讨教,不知老爱卿

意下如何?”请同学们扮蹇叔,回答:“此行是

胜是负?”并出示地图。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为研究性学

习埋下伏笔。

启发引导的

原则

感知 一石击开千层浪,学生纷纷以蹇叔的身份,预

测秦军东征的发展趋势,分析原因。班上不乏

军事爱好者,至少会推出以下情况——“志在

必得”“战线太长”“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运用猜想后再验证,让学生打开课本,

齐读第一自然段后我正音。

教会学生运用

推断的方法

培养思维想象

能力

体现了兴趣

性、互动性

创造性相

结合的原则

设疑 就第一自然段分析蹇叔是如何论战的。

师展开课件(讲明学习的方法,把全班分为

若干小组,由小组代表发言)借助课件进行

总结,了解战争的来龙去脉,把握全文脉络 培养学生筛选

信息的能力

教会学生运用

分析的方法 体现了教师

为指导、学

生为主体的

教学原则

研究 我出示八张图画,请大家浏览全文,

根据课文推测人物的姓名、画面内容。

在关键处我加以点拨。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我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尽力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

跳一跳摘到桃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接着加上小标题,给八个场面排序,最

后一个场面我点拨:秦穆公此时会对蹇

叔说什么?借以分析秦失败的原因;

师生共同补充细节,水到渠成总结出文

章结构图。

纠正学生拿着

译文学习文言

文的方法,

突破了教学

的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

能力观察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直观性和抽

象性相结合

的原则

体现了高难

度与螺旋式

的认知方式

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板块之二:深入研究,提高阅读能力

讨论 乘热打铁,提出问题:

“这场战争中谁是正义的一方?”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

我将把辩论会引入课堂。同学们进一步细读课文

充分利用注释找出依据,轮流发言,互相争辩,

在争辩中拓展思路,完善修正自己的观点。

我充分肯定学生的研究所得,鼓励学生修正他人

观点。我将引入物理学科“参照物”一词的定义

对同学们的发言仅做简短的概述或转述点评。

整个课堂营造为自由和谐、活泼而又严谨的

学术氛围。

我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积极进行角色参与,

设想“如果你是弦高,你将会怎样去做?”这

样,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另一方面有利于现代思维与古老文化相碰撞

让“古老”的语文教学插上现代化的翅膀,

让古老文化焕发出青春。

通过学生自己

动眼筛选,动

脑思考,动口

讨论,动手圈

划去掌握知识

实现知识内

化,把蕴藏在

知识中的智力

因素转化为智

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求

异思维和逆向

思维

体现了教学效

果自我评价原

则和差异性教

学原则

表达

创造

要求学生拓展思路,提出创新的问题。让学生

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主旨,写作特色,乃至

一句话,一个词的选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我将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作出点评,充分肯定

同学们的研究战果;对有些争议较大或较难的

问题,我提供背景资料而不做出结论,留下教

育空白之美,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热

情。并推荐相关书目,便于学生课后查阅研究,

尝试撰写小论文。

培养学生发现

探究、解决问

题的能力

渗透性原则

总结

评价 如果说前面几个环节是“画龙”,那么,本环节

则是“点睛”。“请找出描写战争场面的语句。”

(发现只有一句。)引起学生的思考后,

我点拨:与已经学过的课文《曹刿论战》相比

较,了解文章的思路。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左传》的显著特点是:写战争时重在揭示决定

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不直接描写战争场面。

突出教学的重

点,深化学生

对问题的思考,

升华学生的思

温故而知新原

则、举一反三

作业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

师补充)布置作业:

1. 自行归纳本课文言常用实词;

2.根据课文创作剧本,排演话剧培养学生的

发散性思维,

为下两节课

铺路搭桥。

信息反馈原则

最后,总结这种设计的一些特点:全新引入,突破时空;课堂提问,体现层次;总括板书,突出结构;学生研究,便于渗透;积极辩论,解放思维;课堂教学,体现方法;及时反馈,举一反三;课堂内容,课外延伸。

教师激发动机讲明指导讨论组织引导布置

活动创设情境方法研究释疑辩论评议作业

学生确认目标掌握方法研究质疑辩论综合引申

活动展开联想研究解答小组交流创新归纳发现

学生心发展联想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概培养举一

理发展定向注意力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括能力反三能力

《【热门】说课稿模板汇编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